莉莉小说

485 抄家

作者: 叫天

485 抄家

        曲阜这边,孔家是大姓,其他非孔姓的,基本上都是孔家的佃户。

        而姓孔的,又分为内孔和外孔两种;所谓的内孔,就是指孔家直系,属于真正的孔家人;

        而所谓的外孔,就是那些卖身给孔家,改为孔姓的人。

        在大明朝以前,孔家人是可以外出为官,因此在元朝时期,朝堂上就有很多孔家人。

        但是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把衍圣公的品级从三品提高到一品,但是,却不再让孔家直系入朝为官。曲阜这边,倒是归于衍圣公管理。

        嘉靖年间的时候,因为孔家内部的勾心斗角,在曲阜这边的龌龊事都翻开,闹到了嘉靖皇帝那边。

        于是,嘉靖皇帝就把曲阜县令的权力,从衍圣公那边收了回去,并且准备由朝廷委派官吏去管理。

        但是,朝臣不答应,并且说服了嘉靖皇帝,这个曲阜县令还是从孔家直系中选取。

        也因此,曲阜县令,从宋以来,一直到民国废除县令为止,一直都是孔姓担任。可以说,天下之大,也独此一家。

        曲阜的孔家势力,绝对是大如天!和西南的土司那样,是地方的土皇帝!

        按理来说,要想在这样的地方抓姓孔的当家人,绝对是非常难的。光是人数上,不要说两千骑军了,就是再多一倍,也不可能形成兵力优势。

        如果刘文秀领着两千骑军去土司领地内抓人,肯定是有危险,不见得就能办成事的。

        可是,在这曲阜,这些姓孔的平时可以作福作威,欺负曲阜的外姓人,甚至本族的,那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面对打了多年仗的军卒,光是那个气势,就能吓到他们,那还想过团结起来反抗的意思。

        随着圣旨宣读完毕,刘文秀的手下开始全城戒严,孔家人就只是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而已!

        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其实也没有外面的人想象得那么严重,并没有诛九族。要不然,刘文秀的两千兵力根本不够。

        而是抓捕孔家直系到京受审,抄了孔家,金银财物押解进京。

        就这么的,平时在曲阜属于人上人的这个阶层,就是倒了大霉了。

        一队队的军卒,挨个敲门,核实身份。是孔家直系的,立刻驱赶出门,集中看押。所有财物,全部没收。

        对于这种打土豪的事情,刘文秀的手下已经驾轻就熟,眼睛还毒得很,都不用审问,就能找出财物存放的地方;随后,他们才会再去审问孔家人,找出更多的财物。

        一时之间,孔家直系的,那是一个个哭爹喊娘,在刘文秀手下的手段之下,纷纷招供。

        从某种程度上说,曲阜的这个,有点类似李自成进入京师之后的追赃助饷,不过是小一号的而已,也没有弄出人命。

        外孔的人,还有外姓的人,躲在家里不安的同时,心中也非常感慨。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像天一样的孔家直系,竟然也会有今天!

        看这样子,怕是不死都难了!要不然,以孔子后人的身份,断然不可能有如此待遇。

        他们正想着呢,在第二天的时候,刘文秀这边已经腾出了一些人手,也开始敲他们的门了。

        这让他们大吃一惊,还以为要受孔家连累了。结果战战兢兢地开门一听,却发现这些如狼似虎的军卒上门,只是询问有没有冤情,有没有受孔家欺压,如有的话,可以趁这个机会说出来,朝廷会为他们做主。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树倒猢狲散!

        这孔家直系都被抄家,所有人都被抓,明摆着就完了。也就是说,是不用怕孔家事后报复的。

        于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便一下爆发出来了。

        甚至有些人觊觎孔家的田地等等,就算没有,也大着胆子编出些故事,看能不能从中获利什么。

        刘文秀这边,也根本没有当判官的意思,就根据崇祯皇帝的旨意,把这些全都记录在案。

        曲阜这边,“追赃助饷”,收集孔家的不法之事,一直持续了整整三天。

        在这三天之中,州府那边闻讯,也曾派人来看情况。但是,这边是奉旨办事,还是正规骑军执行,也并没有一个文官。因此,州府这边也不敢往前凑,免得被朝廷认为和孔家有勾结。

        但是,不管怎么样,孔家被抄家的消息,也很快在周边开始传开,让人非常地感慨,没想到孔家都能倒了!

        当然,也有一些文人比较头疼,要过来请愿,觉得朝廷不能如此对待圣贤之后。

        对于这些,刘文秀的人压根二话不说,直接打一顿,然后和孔家人一起抓了。

        三天之后,封条一贴,大军押着抄来的财物,押解着孔家人上路。

        队伍绵延之长,比来时大了几倍。刘文秀心中都是感慨,抄家了那么多的乡绅,甚至藩王都有,可就数这孔家最富了!

        这么庞大的队伍,一路向北前往京师,要说不引人注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别是路过那些大城的时候,围观的人就更多。

        “哇,这一车车的都是金银珠宝么?好多啊!”

        “你也不想想,这是谁家的!能不富么?”

        “这倒也是,曲阜孔家,谁能有他们有钱?”

        “这下好了,朝廷又有钱了!”

        “这可真是倒了孔家,富了……朝廷啊,哈哈!”

        “……”

        相对普通百姓来说,那些读书人和官员,他们的议论重点,就不一样了。

        “这衍圣公也真是,有什么事情想不开的,非要去搅合皇家的事情,这是他能搅合的么?看看,连圣人之后都救不了他!”

        “你们看不出来么?鼓动闹事的心思或许是有的,可他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去碰皇家的事啊?明显是被拖累了的!”

        “反正始作俑者还是他,孔家是完了哦!”

        “真是可怜啊,衍圣公明明是被冤枉的,如今却连累了全族,皇上这处罚,真得太重了!”

        “是啊,圣人之后,不看僧面看佛面,皇上怎么都要给圣人一点面子吧,这样诛杀全族,实在让我等读书人情何以堪啊!”

        “对啊,你们看队伍中的老弱,真得是太可怜了。这可是圣人之后啊!”

        “……”

        随着刘文秀押解的队伍,越往北走,同情孔家的读书人就越来越多了。

        因为他们其实都知道,孔家这是运气不好,做事没分寸。但是,真要说孔家要聚众谋反的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就有读书人开始自发地给队伍送行,甚至看到孔家人凄惨的样子,还想着给他们好过一些。

        如果是一般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贿赂押解的军卒,或者给领头的军头说情,从而给犯人优待,到京师再恢复也是没问题的。

        然而,他们试图这么做的时候,才发现这支骑军,竟然是朝廷招安的流贼,和地方乡绅压根八竿子打不到的,甚至可以说,流贼出身的,天然对地方乡绅没好感。

        说人情的,没地方可说;想要贿赂的,差点被认为是同党,于是,他们就只好死了这条心。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可是孔圣人的血脉,身为儒家子弟,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曲阜孔家被朝廷诛杀?

        因此,很多文人都开始呼朋唤友,约起同道中人,一起跟随押解队伍进京。

        天下文人之多,哪怕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个是这么做的,这一路上汇聚起来的人数,也是不可小觑的。

        也亏了这些都是文人,如果是武夫的话,那肯定得加派军队了。

        人多则胆大,这一点,哪怕已经有过教训,也还是一样的。

        这些跟随队伍的文人,本身就是比较头铁,认死理的那种,他们认为衍圣公绝对不可能聚众造反,皇帝这么处置实在太重,便举着牌子,替孔家喊冤。

        曲阜孔家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这个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一路上,类似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人提前赶赴京师,要求京师的朝堂诸公为屈服孔家申冤。

        朝堂上的官员,包括首辅贺逢圣等人,当然是心知肚明的,如果他们不做点什么,就眼睁睁地看着曲阜孔家被皇帝灭了,那她们绝对会被天下读书人戳脊梁骨的。

        就他们本心来说,也同样是想帮下圣人之后的。

        如果说喊出德不配位,让皇帝退位的,能证明不是衍圣公指示,他们其实也相信不会是衍圣公指示,那这个事情就好办多了。

        但是,无奈那些闹事的文人,全都关在东厂和锦衣卫的诏狱,而不是在刑部大牢,都没法去审问改口供。

        一众文官,没办法之下,就只能另外想办法。

        好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皇帝应该已经理智一些了。

        相信那么多的读书人护送衍圣公一族进京,为衍圣公喊冤的事情,也传到了皇帝那里。

        皇帝要治理天下,离不开文人。借着衍圣公被押解到京师的机会,无论如何都要为孔圣人血脉争取一番,免得在史书上坏了名头。

        尊师重教,岂能无视!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保孔运动,随着孔胤植一族押解到京,便爆发了出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