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马甲自远方来,不亦乐呼
//7kankan//
总之让人一眼看上去非常的安心坦然气质。
皇帝岳父怎么会派个貌似传说中的修道练气的家伙过来,虽然李唐崇道,奉老子为祖先玄元皇帝(太上老君之名的来由),其品级尚在孔子文庙、姜尚的武庙之上,但是一向把政权和信仰分的很清楚。尊宠有余,却很少让宗教人士参与朝政的。
且不论我怎么腹诽,礼节性的废话一阵,最近气候如何,收成如何,饮食起居如何之后,才觉得这号不简单,一番印象改颜不少。
“章先生看来在成都府优游了也有些日子了,可有什么想法”我开门见山,这鸟人现在才肯出现,恐怕该看的已经看了不少,该听的也听的不少了。
这个章柳,我姑且叫他章柳的人,展颜一笑,淡淡道
‘某观所行,究其之本,不过是集天下之财货,供养蜀中之盛。。。虽有倚轻,然国家危急,民力民心,善驭得力,借天下之势,兴一地之事,不失为良政”
这话顿时让我大是惊讶,心中靠了一声,在这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居然还有人能够看透这商品经济的本质,我短时间起家的手段,说白了就是用新产品促进流通,扩大内需,挖掘民间财富的潜力纭纭。但是内需总有一个限度,以此为基础扩展外需,通过走私外贸等手段的经济顺差隐性掠夺财富,反过来来弥补国内的需求纭纭。
这类似美国6、70代的强盛之道,他的经济总值,大部分是建立在他国的经济基础上,国内*和贫富差距的成本,由对外的经济掠夺所支持的巨额社会福利所弥补。但是扩大内需总有限度,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达到一定程度,正好二次大战爆发,依靠发战争财提供的后劲,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后遗症,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难道你不觉得,身为天朝上国,只要内以威德修治,外用仁恕王道就可以声威远服了,削夺藩邦取敌所资,实有失体面和风度”我故做试探道
听得这话,他眉头挑了挑,却是表情不变淡然道,
“这话颇有谬误岐见了,王道霸道,相辅而生,威服以势,仁恕以道,运用得法,也要看对象和时机的,仁恕之法,意在使其归心,为我所用,以德服人并不是用来养虎遗患的,本朝百载灭国无数,天朝威名,却不是靠德政施舍出来的”说到这里,这个看起来傲骨仙风的家伙,淡静凝神的眉眼间,居然爆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断然予决。
于是我愈发的好奇和惊讶,看来这家伙在皇帝岳父身边的分量不小,口中却不肯放松
“那个,这年头士林所倡,不是都说君子不佝利么”
他眉头舒解开了,似乎猜出我的用心,哑然而笑
“君对士人的岐见,倒是不小啊,君子不芶,那是己利私心,所谓为国为民之大利者,就是上善,就如君授学所言,虽毁誉流载,但使问心无愧”
“恩,恩,章先生说的太好,地方上老有人说我穷利盘剥,整就一小人,整天只看的到利益”
这话听得他眼中顿时多了些宛尔之意。
“就如章先生所言,俗话说追求利益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关键看用在什么方面”。
“恩”他目光闪动,沉容自得。
“所以,何止天下,我还想以海内寰宇之财货,供我大唐”我大笑了起来,那个感动,终于有个明白人了。有这么个通达人,一些话就比较好说了。
“你知道政治经济学么”
“就是大人首倡的为政资治,经国济时之学么”,他面闪过一种奇怪的表情,“机缘巧合,某幸聆得一二,甚有所感”
“根据经济之学的理论,这农业就如国家的根本,工商就如身体中的血脉,根本不兴,则国家积弱,但是流通不畅,则民生凋敝,天下之大千差万别,如果没有工商业的流转供应,互助有无之效,则农家民户多余的产出,没人收购,没人加工生产,没人贩售增殖,都只能霉烂在家中,工商之道,虽不起眼,但也相当重要的,历朝之所以贬斥商户,乃其逐利之本性,于天灾*,亦要囤积居奇,谋以暴利,是以与朝廷赈民之法相背,雪上加霜为地方大害。但古今商者存始绵延不绝,自有其存在,终是利大于弊,如能善用之,如治水疏导之道,则于国于民大利,。。。
“在下周游的泰西诸国,多山临海,地产所稀,穷变求生,致快速富国强盛之道,无非就是军事掠夺和外贸,要知道,眼下大唐内忧外患,财货不足,岁入不丰,若加征于子民,不是长远之计,是我以求诸与外,
用了些激烈的法子。。。。
我稍稍借鉴了些工业革命前诸国故事的段子。
“哦,兴促回易么,就食于敌”他眼中爆闪过一阵光芒“愿闻其详”
“丝瓷茶纸,供于番邦,不能使其富国强兵,却能资我牛羊财货,是以有巨利,而商往络绎。。。。
他淡淡的着听我说完,“候教了,不过此法虽貌似上善,然易制于人,若有心为之,为国之乱源,受柄于敌乎”
“这便要朝庭的调控手段,诸如统一税关,政令,彼物我需则低税纳之大入,高税限之其出,我物彼需,则倾销之,趋利避害,以敌财资我。。。
当然了,所谓的这个新法,其实是个大杂烩,千头万绪,所涉极多,许多都是我头脑发热时的产物,一时也没法周尽,但其中是他最感兴趣的,也是最切合西北朝廷时要的,主要是来自疏运上的变化。
本朝的财政流通,主要采用的是逐级转运法和轻货法,前者是开元九名相的宇文融的所创,将原本供应朝廷的漕运,改成水陆交替逐级转运,在一些河津关要设立仓储点,避开一些风高浪急的河段,如龙门仓,洛口仓等,大大提高了运量和减少水运的损耗。而后者乃当今那位肃宗还是太子时候的,大舅哥韦坚所提出,就是把输送朝廷的赋税,全部折变成价值昂贵的“轻货”,以提高输送效率。
auzw.com
其中的弊端也很明显,逐级转运劳役的民力相当的大,这是不算在成本里的,过手的环节多了,舞弊的机会也多了,而轻货法,则把物价波动的风险直接转嫁给普通百姓,更兼给了经手官吏强买强卖盘剥渔利的机会,不过相对这个时代,已经是前无古人的上政了。
而我采取的军输法,借鉴了明朝中叶已经成熟的输边政策,即指定商人送特定的物资到边疆,然后依照凭据发给报酬或者特定物资的一定期限的专营权,这也是徽商发迹天下的重要途径,收取一定的抵押做保证后,将整个运送过程全部有商家承当,一切的风险和损失也由尚家负责,官府只要负责最后的验收和兑付,然后根据到达的质量和日期,给予相应比例奖励加成,表面上看增加了成本,但相比先前的损耗和人士费用那简直是微乎其微了,还不包括沿途征用大量劳役民力等隐性的指出,被有心人鼓吹称作“不劳民力一分而流转舒畅,官民相悦之政,上善焉”,
实际当然不不是这么理想,被上层建筑无视和损失掉的,是原本那些上下过手和地方层层转接经办的,被称做干办胥吏的利益阶层。不过相对原本业务繁忙的江南漕运庞大的利益阶层,这新开的汉江输送线上,旧的体制还没形成气候,阻力显然要小的多。毕竟要想完全革除弊端那是不可能,只是相对减少一些,我也不是一下拿走所有人的利益,只是通过制度和权限的变化,把一些人从这个利益体系中踢出去,让另一些人拿的更多,把原来耗费三成减成一成,那就是不得了的善政了。
所谓改革,说白了也不过是这种利益再分配的结果,比如把某些过于集中的利益拿出来重新分配,使大众都能分泽一点,就是一种进步。虽然只是唐朝进步到明朝的程度,但综观历史更好的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实用而已,就象全民社会福利国家会主义的好处谁都知道,但是有能力彻底执行的,世界上也不过就那几个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而已。
因此,这碍于职权,只行于一府之地权行之策,经过那些个余中书,方平章那些外来户推敲捏拿后,发掘到其中削弱政敌对头和地方势力的好处后,便以战时效率的需要应急之法名义,乐见其成的将实际操作已经推及全道。乃至汉中王掌握下的剑南八州六镇的军输,业已开放一些不太关键的项目承应民间。赵胖子之流的早期参与者,籍以拥有官方背景,已然形成一个相当程度的受益群体。当然,作为真正利益受到损失的对象和群体,再次理所当然的把怨恨和敌意都集中在了表面上首倡施行的我家老黄牛郑元和身上。
一谈下来,种种利弊取舍,剖意解惑,虽然他是初涉其中,论道可行,某些方面却是远较我理解的还是通透,相谈不尽的,于是到了晚饭除了那位闻太监外,又多了一位客人。
当然,和他费了半天的口水,我也不是全无收获的,他还带来一个消息,大食国来使了,虽然还是秘使,不闻于朝堂上,暂时意图不明,但似乎从侧面印证了我当初说的一些事情,此时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新都巴格达的建设大概已经进行到第10个年头,这就是所谓官<“曼苏尔择都望长安”的历史大事记
当然这种说法属于自己我们史学家处于一种天朝情节自己往屁股上贴金,从千年之城大马士革,到尼尼微古城边上的神赐之地——巴格达的迁都运动,并不是阿拔斯朝二代哈里发吃饱撑的觉得老地方呆腻了,环境恶化空气污染,要换个地方做首都养老,而是代表了大食扩张的战略核心,将由西方转向东方,其最直接结果就是出兵唐朝,大唐安西都护府下的军民,在阿拉伯和游牧民族的连绵不绝的交攻下,于中亚地区坚持困战了50年而得不到任何援助后全部覆灭,突厥大规模~以及原本处于佛教文化圈和中土文明体系为主流的整个西域四镇五十七国,彻底的伊斯兰化,这也东突问题的历史起源之一,。
所谓“择都望长安”阿拔斯王朝的二代哈里发曼苏尔,当然也不仅仅是想来长安走走看看观光旅游的,有机会的话不介意带了大军过来长住久安,把中土变成传播真主教旨的乐土的。
大食虽然遥远,但好歹总是外族,虽然当初有高祖称臣借突厥兵定天下,太宗再励精图治打的突厥称臣的先例,但这种可能牵涉到引外族入国土的事情,一不小心处置不当,还是很容易担上千古骂名的。显然那为皇帝岳父自认没有高祖的果决,也没有太宗的才华绝代。
是以连朝堂上亦是密而不宣的,特地借了这千秋的应景,来暗询太上的意思。至于会告诉我一声,也是仅仅因为我出身西域,又刚好说过关于大食野心的坏话而已。
“章先生,可知来使是出自大食的东部哈米儿,还是王庭大马士革”
“哦”他眼中闪过深有意味的表情“这其中有什么玄机么。。”
“大食之国,其族极杂,派系纷繁,虽阔有广地,然多半新服,各有厉害干系,。。。此。。。L10的时间”
最后亲送出门,我忽然想起一事,
“再问个问题”
“请说”
“章先生与那位人称天宝神童的白衣李泌李大夫相熟否”
“甚密”他眼神转了转,呵呵笑了起来“有同塌共饭之谊”
我倒,疑似传说中的断臂山,亏我还和他相谈甚欢把手言笑套过近乎的,恶汗中,晚上要不找初晴给我刷刷。。。。。。。
送客之后,温哲回来,垂手默立一旁,
“老温啊,去查查近来门下产业,都哪几家往来频繁的”
章柳在成都不过好歹是个外来者,要想暗中了解什么,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替他做掩护,应该避不开我手下那些,暗中以查奸反间为名的情讯体系的。
“这个属下倒是知道,玉真大殿下的府上,在门下摊了些生意后,最近走动的勤快”
“玉真大长公主么”我眼中顿是浮现出那个胸臀够大,腿也够长,敢于时尚新潮的老姑婆公主,再想想“章柳”那道貌仙风的样子,心中不免冒出难道这两号从前天雷底火有一腿的想法。
“恩,还有客人么”。我看他没走,站在那里显然还有什么事。
“河南节度副使贺兰进明的行营参军兼千秋贺使第五崎,登门求见”
“贺兰进明”我一楞,接过帖子,这个名字太熟悉了,按照历史上的发展,我暗中援助的那个人和他的部下,不久以后就会因为他见死不救,开创唐朝集体食人的先例后,壮烈战死至最后一人。
而这个第五崎也不简单,出自北朝胡族复姓的家伙,也是一个后来被称做救时宰相人物。
(古代所谓的救时宰相,大多数时候相当于皇帝的一次性卫生巾之类的作用,出人意料的破格提拔使用和赋予相当的权利,用来大刀阔斧的解决某些诸如财政、田赋等棘手积弊问题,然后达到目的后,做为承受来自利益受损阶层怨恨和怒火的挡箭牌,被从善如流的牺牲掉,这就是其存在的价值)。
“那有必要拜见我么,难道那位贺兰使君也想借人借物打游击什么?”我奇怪道。
“据说这位大人,于太上面前奏对得体,颇合上意,内典姚中官传出的口风,上似有意授江淮租庸调使。。。”温哲摇了摇头,肃容道:
原来如此,不由叹道,今天真是个忙碌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