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小说

第088章 戊辰群星(下)

作者: 云无风

第088章 戊辰群星(下)

    通过刚才与赵志皋的几段对话,高务实已经大体明白今天的翰林院何以如此冷清,心说我这一下子,也算成了名动京师的风云人物了吧?

    瞧瞧,翰林清贵们极其不满我这个没有半点功名在身的黄口小儿与他们供职于同一衙门,但却因为我在这个年龄就鼓捣出了《龙文鞭影》一书,他们就算原本想来“教训”一下我,却也有些下不去手——倒不是说他们自认为水平不够,而是一个小小孩童就有这番学识,他们作为前辈一般而言只有赞扬、提携才是正理,如果反而出面打压,那自己的名声也就臭了。

    翰林清贵们本就没有实权在手,要是这至关重要的名声还臭了大街,岂不是一无所恃了?所以他们明明心中极为不满,也只能用这种避而不见的软手段来表明立场,而不能真的跳出来亲自下场跟自己见个高低——赢了是胜之不武,输了更是遗臭万年,这事儿可不就是谁傻上么!

    也就是赵志皋这样的老实厚道之人,才会捏着鼻子仍然来上班,可要不是自己方才态度端正、姿态摆得很低,赵志皋对自己的脸色不也很难看?

    不过,看到了赵志皋,却没有看到戊辰科其余几位将来的阁老,高务实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遗憾,不过转念一想却又释然了:今天看不到没关系,反正不管你们接受不接受,我这个“工作关系”还就挂靠在你们翰林院了,将来有的是时候能够接触到。

    再说,历史上戊辰科这么牛逼说不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拱倒台了。

    乍一看,高拱倒台跟戊辰科进士们牛逼这两件事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好像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两件事之间关系是很大的。

    先来看一下时间表:嘉靖四十四年四月,李春芳晋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嘉靖四十五年三月,郭朴、高拱分别晋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同时入阁;隆庆元年二月陈以勤晋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张居正晋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而高拱因为在和徐阶的斗法中失败,于本年五月自请致仕得到批准,退出内阁,郭朴作为高拱的铁杆盟友,独自扛到九月之后,也愤而自请致。

    读者诸君大概已经注意到了:还没到隆庆二年,高拱就已经辞官回新郑老家去了。

    这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隆庆二年的秋闱没有高拱什么事。

    偏巧,隆庆二年七月的时候,徐阶也被对他越发不满的隆庆帝批准致仕,回了松江老家。于是排名在他之后的李春芳依次递补,捡便宜似的成了内阁首辅。

    当时内阁就只有三位阁臣,按照排名分别是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所以这一年的秋闱,李春芳是主考官,陈以勤、张居正则是地位最高的两位同考官。至于其他同考官,地位就高下有别了,但即便其中地位最高者,也显然不能与陈、张两位阁老相提并论。

    万历初期和中期,论资排辈严重的官场上,嘉靖末期和隆庆年间的进士正处于“当打之年”,然而由于高拱倒台,本该大展宏图的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进士由于座师是高拱,很多都受到了牵连,其仕途或遭遇重大挫折,或干脆完全摧折,只有少数几人得以幸免。

    这些人或是由于与高拱看起来牵连不深,或是被张居正认为确实人才难得,或是干脆缴械投诚做了舔狗——当然这其中绝大部分只是假装做了舔狗,实则暗待时机,随时准备反攻倒算——譬如张四维很明显就是这么干的。

    但不管怎么说,本来很多在高拱当政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因为高拱的倒台而随之“陪葬”,前次参加过高府门生聚会的宋之韩、涂梦桂、程文、韩楫、雒遵、张孟男等人,谁不是如此?也就沈鲤、许国两人因为直到高拱下台都还在翰林院混资历,这才免遭大难。

    高拱“从教”那么多年,他的门生故吏说是遍布天下也绝对不算吹牛,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大有人在,最终究竟被牵连了多少,根本没法统计,搞不好张居正自己都算不清。

    既然戊辰科金榜进士们的牛逼,多多少少跟高拱倒台、乙丑科进士失了大靠山有关,那么一旦自己帮高拱稳住了隆万之交时的地位,让他能继续宰执天下,最后光荣致仕。那么将来戊辰科的竞争压力可就大得多了,到时候是不是还有历史上那样光辉的表现,也就不那么好说了。

    但即便如此,这一科里的几个牛人们仕途仍然比较看好,尤其是赵志皋的态度现在明显有了软化的迹象,高务实觉得……是个机会。

    这个机会当然不是指拉拢赵志皋,历史上张居正那么大权在握,也没能拉拢此人,高务实区区一个小屁孩子,就算打着高拱的幌子也未见得能拉拢得了他赵濲阳,何必自找没趣?

    他想到的“机会”,是指先让赵志皋对自己的态度转好,到时候翰林院其他众官知道他今日与自己有过交流,多半会来向他打听一番,按照赵志皋刚才表现出来的脾气,他不大可能会背地里说人坏话。

    而如果跟自己“相谈甚欢”,那几乎可以肯定,他一准会为自己大唱赞歌——前头已经说了,文坛长辈们对于德才兼备的晚辈,通常都是乐于鼓励、赞扬的。这里面的道理其实说穿了很简单:你将来要是真有出息了,能不记得我当年的提携之恩?你将来若是没有出息……谁还记得你啊?都不记得你这个人了,自然也不会记得我怎么赞扬过你咯。

    所以,赞扬晚辈,是一个前辈的美好品德和必备修养。反之,打压晚辈,就只能混个恶名了——万一将来这晚辈比你还牛逼,打脸不打脸啊?

    所谓欺老莫欺少,原因就在这里。

    因此高务实立刻拿出当年侍候领导的手段来,拐着弯儿吹捧赵志皋、吹捧翰林院,把个没怎么受到过这种待遇的穷翰林赵志皋吹得心花怒放,要不是高务实实在是比自己儿子还小不少,赵编修就差与这位忘年之交斩鸡头、烧黄纸、结成八拜之交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