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墨尔本号(二)
“当然。¤”我接着说道:“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西方国家的那些先进装备,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结合美苏两国装备的长处并将它们融合起来,最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们自身需要的装备。”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美军装备的风格一般是舍得砸钱,大多装备都往精密、高科技这条路线上走……有钱就是任性嘛。苏军的装备则更讲究便宜、实用和可靠性,也就是平时看起来不怎么样,一打起仗来批量生产就会暴出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能量。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咱们的确更适合走苏式装备的路线……咱们没美国佬那么多钱,另一方面咱们人口又多,要是都像美国佬那样的装备,几个集团军的部队下来也就把我们给拖垮了。
但另一方面又由于苏式装备是针对苏联这种气温较低的国家的,其装备就算是原封不动运到中国来也会有各种不适应,比如现代的苏27到了海南岛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里后就漏油……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并针对自己的作战环境及需求对其进行改进。
当然,真要说咱们自己不会改的话那也没问题,叫苏联人改嘛……印度人就是这么做的,苏式装备登6印度后同样也会有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印度人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苏联人继续改,改到满意为止。
不过可以想像的是,这么做的结果其实就是伸出脖子让人宰……这不只是经济上的损失,虽然这种损失也是很可观的。因为苏式装备本身的优势就是廉价实用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像印度这样只靠苏联改。那么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甚至都比美国方面的同类产品还要贵了,比如“维克拉玛蒂亚”号就是这么个东西,一艘俄罗斯送给印度的二手航母,其改装费用竟然高达23亿美元,美国比其排水量还要多两万吨的小鹰号航母总造价也只有四亿美元。
在钱方面还可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没有技术嘛,多付点钱也是必须的,但有一天一旦打起仗来……航母要是要维修时难道还开到俄罗斯船厂去修过几年再回来吗?!
“你的定位还是相当明确的!”张司令点了点头:“而且也很符合我们现在的国情。只是这墨尔本都让他们拆成那样了,我们就算想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都不容易。”
“这倒也未必!”我说:“有句话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对!”我说:“我是这么想的,美方和澳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墨尔本号本身上,他们认为只要把东西从墨尔本上拆除了就安全了。再加上,有重新利用价值的装备他们都在之前拆完了,这会儿再次拆除……这些东西多半对他们来讲都是没用的,这些东西怎么处理呢?”
“哦!”闻言张司令不由恍然大悟:“跟墨尔本号一样,被当作废品处理了!”
“对!”我说:“所以我们只需要对澳方的废品进行一些回收……当然,这些是不方便让我们自己去做的!”
这话就不用说得太明显了,只要随便在澳大利亚找个当地人。或是通过第三国家的人进行收购,都不至于引起澳方或美国的注意力。
闻言张司令不由连连点头。使劲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好小子,还真有一套!”
两个多月后墨尔本号终于被我们从澳大利亚用拖船拖了回来……之所以要用两个多月这么久,那是因为美国和澳大利亚始终觉得不放心,所以对航母上的东西是一拆再拆并一遍又一遍的检查。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自以为聪明的将那些还有一点价值的装备拆除,其实没过多久转个手又回到我们手里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装备还可以用,澳方在拆除这些东西的时候往往是用焊枪甚至是爆破的方法进行暴力拆除,所以我们得到的东西实实在在的也都是些废品,有些甚至残缺不全。
但我们需要的也并不是能用,而是想知道这些装备大慨的数据或是装在哪里等相关信息,就跟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这是在为将来自己能建一艘航母积累经验。
墨尔本号被拖进造船厂时张司令也带着几个参谋和我一起去的……那一幕对于我这个曾经上过英国航母的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张司令等人来说就是相当震撼了。
我一直都记得当他们看着那个庞然大物矗立在面前时脸上那种目瞪口呆的表情,参谋们个个议论纷纷:“这还是一艘船吗?简直就是个海上城市嘛!”
张司令脸色沉重的没有说话,直到他走上“墨尔本号”的甲板的时候,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问我:“这就是英国的轻型航母?美国佬还有更大的?”
“是!”我点了点头:“这跟英国什么在马岛参战的航母差不多,都是一万多吨的,而美国佬最新的航母将近十万吨,也就是有七倍这么大!”
闻言周围的参谋们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如果说墨尔本号是座水上城市的话,那美国佬的航母又算什么?!而且美国佬的还是核动力航母。
这说起来的确让人有点气妥,美国佬核动力航母都在满世界到处走了,而我们却还在收这种轻型航母的破烂,希望能从这些破烂中尽可能多的知道一些信息。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我们落后了呢?想要追上别人就得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来,没有其它捷径可以走。
当然,要说捷径的话也有,像印度一样买二手航母嘛,只要出得起钱自然就会有人愿意卖。但这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我们很清楚,掌握造航母的技术远比拥有一艘航母要重要得多。
“唉!”张司令再次叹了一口气:“我们跟美苏比起来差太多了,得加把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