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活着
江又梅心里一突,轻声道,“我咋那么面熟,不会是长得像吧?”
林进低声道,“应该是紫姑娘,我们或许有可能认错,但狗崽不可能认错。它有这个反应,肯定是遇到熟人了。”
江又梅问着王大嫂,“王大嫂认识刚才那个尼姑吗?”
“那是娘娘庵里带发修行的莫生师傅,这是来村里卖粮食来了。”王大嫂。
那个最大的子开了,“娘娘庵就在那翠峰山上,”他腾出一只手指了指江又梅他们刚才绕过的那座山,“莫生师傅大概一两个月会来村里一次,到日子好过些的人家买些精米或是好些的白面回去。”
又一个子话了,“娘娘庵里的香火旺得紧,谁家想生子了,去那里拜了送子娘娘,谁家就能生子。”
另一个子又了,“村里的人都我娘亲是去拜多了,所以才生了我们兄弟一长串。”
王大嫂骂道,“去,去,都边上去,当着贵人胡啥咧?”又笑着对江又梅,“太太别见怪,乡下子不懂规矩。那莫生师傅是前年夏才来娘娘庵的,……”
一个更的子又抢了他娘的话,“是咧,跟莫生师傅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往生师傅,长得更俊俏。好多村里的后生都想去想两眼,只是很难看到那往生师傅。”完还很遗憾的样子。
王大嫂气得拎着那子抽了几下屁股,骂道。“胡啥咧?人家虽然是带发修行,但也是出家人。不许学着那些坏子混。”又对江又梅,“太太认识莫生师傅?她倒是个知礼和气的,不像往生师傅那般清高。她进村的时候,凡是遇到谁家求她写个信什么的她都会帮忙。”
江又梅若有所思地,“她像我的一个故人,但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
王大嫂忙问道,“故人?需不需要我家二子去把她追回来?”
江又梅摇头道,“不用,大概是我们记错了。我的那个故人是不可能出家的。”
王大嫂点点头。又把围上来的那几个子往边上推了推,让开一条路。笑着道,“太太、少爷快请进屋歇歇。”
又对那个大些的子,“二福快把七福给三福。你去灶屋里烧水给贵人沏茶。”
几人正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瘸腿汉子及一个十二三岁的子走了进来。
王大嫂看见了赶紧。“太太,这是我当家的和我家的大子大福。”
又对那汉子,“这些贵人是来咱们家打尖的。当家的快些把咱家的那只鸡杀了,弄几个好菜招待贵人。”
一个两三岁的子一听便张开大嘴嚎了起来,“你们把大母鸡杀了,咱家以后就没得蛋蛋卖大钱儿了。”
另外两个些的子听了以后也是眼眶包着眼泪一副心有戚戚的样子。
江又梅本来心里就有事,被这几个子闹腾得头更疼了。忙,“不需要杀鸡,弄点有盐味的东西就行。”
王大嫂听了赶紧道,“子们不懂规矩,太太别生气。”又催着那个男人,“当家的快去杀呀。“
包子也道,“我们真的不想吃鸡,留着它给弟弟们下蛋卖钱吧。”
王大嫂就吩咐大福去邻居家借两斤精米和十个鸡蛋,再借点茶叶。又踩着櫈子把房檐下唯一一条腌肉取下来。
春桃,“茶叶不需要借,我们自己有。”
江又梅让春桃去车上把糖拿下来给这些孩子吃。
几人进了屋,堂屋内就一个破柜子,一个大桌子,几个破凳子,但还算干净。包子没进屋,跟着那几个子玩在了一起。
春桃上车看看装糖的盒子,也就剩了二十几块,便都拿了下来。院子里还有五个子,除了抱在手里的太不能吃,其他四个一人给了六、七块。之后,春桃便去厨房给王大嫂帮忙,二福也坐在灶边烧火。
包子看见三个些的子猴急地把糖塞进了嘴里,三福却没有吃。他把衣角掀起来,把这些子们的糖都没收了放进去,道,“你们嘴里有一块就够了,这些糖一看就是好货,咱们留着或许还能换些钱儿。”
子们听了虽然舍不得,但也没有反对,因为三福自己连一块都没舍得吃。
包子心里酸酸的,这个情景咋那么熟悉咧?这种什么东西都想拿来换大钱的日子他也曾经有过啊。
他就把自己包里的糖都掏出来,还有个六块,道,“那些糖换钱,这几块就吃了吧。”
堂屋里,林进及谭家父子跟王大汉闲聊了起来。
王大汉,这里属于湖汉省汉平县三房镇,这个村叫大板村,因离镇上较远又偏辟,田地以山地居多,所以比较贫困。
而他们家因为生了七个子,自己进山打猎又摔断了腿不能干重活,所以家里更是赤贫。
正着,大福拿了几个碗进来,林进每个碗里抓了点茶叶,大福再把水倒上。躬身道,“太太请喝茶,大爷们请喝茶。”年纪,很是进退得当。
谭家父子第一次被人称大爷,脸都羞红了,忙谦虚道,“我们也是泥腿子,当不得这么叫。”
不到半个时辰饭菜就弄好了,一大盘切成薄片的蒸腌肉,两大盘韮菜炒鸡蛋,一盘莴笋炒腌肉,一盘素炒莲白,一个蛋花汤,一锅米饭。
在外面就不讲究那么多了,几个人一桌吃饭。
不知是饿了的缘故,还是王大嫂就是会弄吃食,总之这几个农家菜吃起来格外顺口,好吃。包子边吃边,“王大娘炒的菜真好吃,比清河大酒楼里的菜还香。”
江又梅也点头道,“确实好吃,特别是这个腌肉,比我过去吃的都香。”
他们在堂屋里吃饭的时候,本来有三个子啃着手指在门外转悠,其中一个子还用手试图把屋里的香味扇进鼻子,被红着脸的大福拎去了厨房。
他们几个在堂屋里吃饭,那一家子九口人都挤在厨房里,也不知怎么就挤下了。
江又梅吩咐林进去车上把他们带的几包点心全拿出来给那几个子吃。
几人吃完饭,江又梅想着这顿饭吃得极满意,这家又太穷了,就让林进给王大嫂一贯铜钱,包子也没提出异议。
王家人没想到会给这么多的钱,拿着十串铜钱都有些傻了。
王大嫂领着孩子们来给江又梅磕头,,“家里的这些吃食还当不得太太赏的那几包点心,现太太又赏了这么多的钱。谢谢太太了。”
一贯铜钱真当不起这么多人的跪,况且饭菜的确可口。江又梅赶紧让他们起来。
其他人都起来了,唯独大福还跪着。江又梅纳闷道,“咋了,你还有什么事?”
大福磕了个头道,“子今年十三岁,会种地,还会编竹器活。若太太不嫌弃,请买了子吧,我想去外面挣些钱,让我爹娘不要太辛苦,也让弟弟们能吃饱饭。”
这话一完,王大嫂就哭了起来,“大子你啥咧,爹娘不辛苦。”
江又梅看看这一长串的子们,男人残疾了,女人再能干想要七个子吃饱饭的确困难。等这些子再长大些,都到了吃穷老子的年纪,就更吃不饱了。以后到了娶媳妇的年纪,恐怕没哪家姑娘愿意嫁进来。
想着自己家也的确还缺人,这家人江又梅也比较看得上眼。
就点了点头,,“我家倒是缺人,大福这孩子我也看得上,如果你们同意我就买了。活契也成,死契也成。”
大福对他娘,“娘就同意吧,这样儿子的前程有了,也能多挣些钱回来,弟弟们长大了还要盖房子娶媳妇咧。”
王大嫂红着眼睛点点头,去了厨房同王大汉商量。
一会儿,王大汉也红着眼睛出来了,同意签十年的活契。又对大福,“你爹娘没本事,太太愿意赏你口饭吃,你就要用心做活,报答太太的大恩。”
大福使劲地点点头。
江又梅估摸着买这样的子死契也就五两银子,活契的话减半,便让林进给了他们三两的银子。
又另给了五十文的牛车钱,让王大嫂和大福明去汉平县县衙后院找他们,再一起去县衙上档。江又梅不愿意太多人挤一辆马车,所以只好让他们明坐牛车赶过来。
王大嫂两口子拿着从来没拿过的银子有些不知所措,一听江又梅是知县大人的亲戚,吓得又跪了下去。
江又梅又让他们起来。之后,几人上了马车,向汉平县城驶去。
上车后,包子就急不可待地对江又梅,“娘亲,那莫生师傅肯定是紫姐姐。往生师傅估计就是周妍。因为那几个福都往生和莫生两人都着一口的京城口声,而且往生比莫生年纪稍微大些,有个二十几岁的样子。他们听庵堂里的其他师傅,往生师傅做的素食点心好吃得紧,比县城卖的还好吃。”未完待续。。
ps:谢谢yangyang0412、may_kim的粉红票,谢谢千年书一桐、liang310送的礼物。